首頁>軸承新聞>臨西軸承工業向高端智能化跨進 |
臨西軸承工業向高端智能化跨進
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2019/01/08
從拼產值、拼低成本到拼立異、拼高附加值
臨西軸承工業向高端智能化跨進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邢云 通訊員何連斌)前不久,在上海2018中國世界軸承及其專用配備展覽會上,來自臨西縣的軸承客商達成60多筆交易,國內交易額3790萬元人民幣,外貿交易額280萬美元。
“這次有24家軸承企業展出514個種類,全部是專、精、特、新高精尖產品,都已達到甚至超越世界標準。”帶隊的臨西縣軸承職業協會會長李金貴說,臨西軸承“智造”正在叫響世界市場。
2002年5月,臨西縣投資2.44億元建成全國最大的現代化軸承交易市場,招引了哈爾濱軸承集團、德國FAG等國內外2000多家知名軸承企業入駐。“鑫泰”“寶鑫”等本土軸承企業趁勢興起。
近年來,臨西縣施行“質量進步行動計劃”,將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對企業在土地運用、信貸補貼、項目技改、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最大程度支持,鼓勵企業與專業院校“聯婚”,引入高、精、尖科研成果,增強集群立異能力。
“拼產值、拼低成本的時代現已過去了。如今是拼立異、拼高附加值,質量不進步,只要死路一條。”寶鑫軸承公司董事長夏樹寶說,他們請來職業專家,研宣布全國獨有的新型“母機”精細磨床,獲4項國家專利,其中2項填補了國內空白。所出產的滾子圓度從千分之三進步到萬分之三,運用壽命進步5倍以上,出產功率翻一番。截至現在,已售出精細磨床80多套,熱銷國內市場,還遠銷俄羅斯、印度等國家。
“軸承工業走高端智能化發展道路成為必定。”臨西縣誠為軸承公司車間主任王德林說,他們投資2億元在全國軸承職業率先建設了“i5智能工廠”,現在120臺搭載i5智能控制系統的智能機床全面投用,年節省用工成本30萬元,產值進步2倍以上,利潤進步2倍多,精度可達到世界一流產品水平。
施行“十三五”規劃以來,臨西縣相繼建成河北省軸承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研制基地,技術立異與辦理立異雙輪驅動優勢日漸閃現。
現在,臨西已擁有軸承出產加工企業400多家,規劃企業60余家,年出產能力7.5億套,年產值169億元,擁有軸承出口企業46家,產品遠銷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德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市場占有率10%以上。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推薦信息 |
□克己設備進步軸承修正率 □拌和機“咬”住工人腿 消防拆開軸承救傷者 □臨沂開元軸承:抗早衰產品榮獲國家專利 □軸承制作依托機床工業開展 □如何保證軸承可靠工作摘要 |
上一篇:軸承工作云推廣應用座談會在新昌縣舉行
下一編:龍軸集團:深耕六十載的關節軸承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