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軸承新聞>嵊州:機械和手工相結合 這樣的炒制方法成主流 |
嵊州:機械和手工相結合 這樣的炒制方法成主流
中國軸承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1/04/15
昨日,“華發(fā)杯”嵊州市第十三屆越鄉(xiāng)龍井炒制大賽在嵊州市茶葉城舉行。60名炒茶大師匯聚一堂比拼技藝,其中有歷屆7位茶王參加比賽,這使比賽更具看點。記者發(fā)現(xiàn),與往年相比,純手工炒制的選手進一步下降,而大部分的選手采用了機械炒制和手工炒制相結合的方式來參加比賽。
機械炒制漸成主角
昨日上午9點半比賽正式開始。記者看到,選手們嫻熟地抓起一把青葉,均勻地撒入已經預熱好的茶機中,不出10分鐘,茶香就開始在比賽現(xiàn)場彌漫。
記者發(fā)現(xiàn),與剛開始幾屆大賽手工炒制的選手占多數(shù)的情況不同的是,今年純手工炒制的選手還不到總人數(shù)的一成。大部分選手采用了機械炒制搭配手工炒制的方式來參加比賽。
據(jù)選手介紹,手工炒制可以讓茶葉的香氣和味道更好,而機械炒制則可以提高效率,并且使茶葉的外形更美觀,“機械和手工結合起來,既有產量也有質量,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浙江省農業(yè)廳經作局局長毛祖法認為,機械炒制或者機械和手工相結合的炒制方式已經成為茶葉炒制的發(fā)展方向。炒制龍井茶的機械,已經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雖然純手工炒制的茶葉和機械炒制的茶葉在香氣等方面還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但是經過炒制高手的研究,這種差別已很小了。”
精益求精做越鄉(xiāng)龍井
雖然機械炒制的選手成了主流,但是現(xiàn)場的幾位堅持純手工炒制的選手還是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專程從珠海趕回來參加比賽的戴洪君,依然選擇了手工炒制。戴洪君是通源鄉(xiāng)三王堂人,年初在珠海開出了第一家龍井茶專賣店,這也是第一家落戶珠海特區(qū)的越鄉(xiāng)龍井專賣店。他告訴記者,因為在店門口進行手工炒制表演,獲得了不少的人氣。
不管是手工炒制還是機械炒制,選手們都表示,做出精品越鄉(xiāng)龍井是永遠的追求。“希望通過炒制大賽的舉辦,促進茶農的交流,提高炒制水平,為越鄉(xiāng)龍井的明天打下扎實的基礎。”選手這樣說。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推薦信息 |
□慈興集團精細尖端軸承訂單排到10年后 □湖南省領導一行考察湘潭工程機械行業(yè) □觀點:中國機械生產商成大贏家 □火車大提速用上“浙江制造”軸承 □凡一商城把軸承賣給我國南車 |
上一篇:貴港市啟動潯郁平原農業(yè)機械化推進行動
下一編:“軸承王國”慈溪民企“愛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