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軸承新聞>我國農業機械領域專利申請現狀與分析 |
我國農業機械領域專利申請現狀與分析
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2010/06/02
自主知識產權的擁有量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農機領域雖屬于傳統的制造行業,但也毫不例外地被卷進了專利之爭。農機領域的申請量呈逐年遞增的態勢,相關的專利侵權訴訟也不斷涌現。中國的農機企業在如此形勢下如何保全企業實力,以至利用專利制度提高自身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這是我國農機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一、專利統計與分析
1.統計情況
本文涉及的統計結果截至時間為2010年5月,由于發明專利滿18個月才予以公開,而實用新型專利要進行形審才能予以公告,通常在6個月以后才能公開,因此排除了提前公開等因素后,其中涉及到的申請或專利大都在2009年11月底之前提出申請。在中國專利統計系統CPRS中用涉及農機領域的幾個國際專利分類號A01B、A01C、A01D、A01F、A23N進行了統計,其中上述分類號具體涵蓋的內容如下:
A01B――農業或林業的整地;一般農業機械或農具的部件、零件或附件
A01C――種植;播種;施肥
A01D――收獲;割草
A01F――脫粒;禾稈、干草或類似物的打捆;將禾稈或干草形成捆或打捆的固定裝置或手動工具;干草、禾稈或類似物的切碎;農業或園藝產品的儲藏
A23N――其他類不包含的處理大量收獲的水果、蔬菜或花球莖的機械或裝置;大量蔬菜或水果的去皮;制備牲畜飼料裝置。
這幾個分類號下專利申請總量為27307件,其中A01C占30%,A01D和A01B各占24%,A01F占13%,A23N占9%。從中可以看出,分類號A23N下的申請量最少,A01F次之,其余三個分類號下的申請量差異不大,也就是說從專利申請的角度看,這幾個領域的技術活躍程度和發展速度大體相當。
2.專利分析
通過對統計結果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農機領域申請存在以下幾大特點:
(1)專利申請絕大多數是實用新型。
五個分號類的實行新型專利申請量都遠遠超過發明專利申請量。其中,A01B和A01F的發明與實用新型比例甚至達到1:5。
(2)發明申請的申請人以國內申請人居多。
以代表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發明申請為例,對申請人的國別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發明申請的申請人以國內申請人居多,國外申請人較少,而國外申請人以農機水平較高的美國和日本居多。
進一步分析美國和日本的幾大農機企業提出的申請,可以看出,外國申請人的申請基本都是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發明專利,而實用新型非常少,這與我國申請人的申請大部分為實用新型專利截然不同。舉例而言,1985年,久保田申請發明專利134件、實用新型專利0件;井關申請發明專利68件、實用新型專利0件;1986年,迪爾申請發明專利58件、實用新型專利10件;1995年,洋馬申請發明專利115件、實用新型專利7件。
(3)國內申請人中個人申請多,而企業及科研院所少
首先,農機領域是非常傳統的行業,實際生產中與農機密切接觸的多為生產一線的農民,農機領域的創新在這個群體中相當活躍,因此個人申請多以農業生產一線的農民為主;其次,從我國開始實施專利制度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的企業或者技術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較差,在進行了技術研發后,沒有意識到技術研發的成果是發明創造,更不會想到通過申請專利來保護自己的發明成果。不過令人可喜的是,隨著近幾年我國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自主知識產權意識的逐步加強,這一現象已經得到改觀,企業和科研院所的申請量在逐步上升。
(4)發明和實用新型同時申請
由于實用新型申請只是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包含申請是否具備新穎性、創造性的實質審查,國內申請人為了獲得專利保護或者說為了獲得盡可能早的專利保護,往往就同樣一個發明創造同時提出實用新型和發明兩種申請,在發明要獲得授權時,再應要求放棄已經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權,這樣就導致了很多實質內容相同的專利申請。
(5)專利申請撰寫問題較為突出
農業屬于勞動力密集性行業,生產一線的農民或技術研發人員往往不具備專利的基本知識,專利代理人的水平也參差不齊,農民或技術人員在撰寫申請文件或者與代理人交流方面存在障礙,導致申請文件的撰寫水平不高,從而給專利審批帶來不利的前景。比如說明書撰寫過于簡單、不能把發明內容充分公開,說明書公開的技術方案前后矛盾、含混不清,導致不能得出一個清楚、完整的技術方案,權利要求的撰寫過于詳細、保護范圍很窄等,這些都是國內申請在實質審查階段經常出現的問題。由于說明書撰寫導致技術方案公開不完整的情況在專利審批過程中屬于不能補救的錯誤,申請人會因此喪失獲得授權進而獲得保護的可能。而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很窄則可能導致獲得一個很小的權利空間,易于被競爭對手稍作改動就成為自己的勞動成果。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推薦信息 |
□采辦軸承加熱器收到貨后的客戶注重事項 □FZF-4鋼基鑲嵌固體自潤滑軸承 □河北成安:科技立異助推軸承工業晉級 □臨清軸承企業熱茶“釣”來軸業“大魚” □“聽”出的電機軸承磨損 |
上一篇:光大軸承冷輾項目入駐澗西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下一編:陶瓷軸承行業發展現狀以及前景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