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軸承知識>怎么正確設備和保護反轉支承 |
怎么正確設備和保護反轉支承
來源:海力軸承網 時間:2014-06-26
反轉支承在出廠前已涂防銹油;并用薄膜包裹;這種包裝的防銹有效期一般3-6個月.其存儲溫度應該在20±10℃;且相對濕度不大于60%;超越有效期后;應及時保護.反轉支承庫存一年后應加注光滑脂;并查看其反轉的靈活性.
反轉支承出廠時一般固定在托盤上或包裝箱中;有單件包裝和成組包裝兩種方式.運送和寄存應堅持水平;不能磕碰和揉捏;不能淋雨;寄存處應平坦.堆積的反轉支承之間應有平坦的阻隔.
反轉支承一般有吊裝孔;能夠旋入吊環螺栓安全起吊.
二、設備
首要翻開反轉支承包裝;查看合格證和標牌;承認所用的反轉支承類型正確.
A、設備平面
設備外表應光亮;要去掉所有的剩余物質如油漆殘留、焊珠、毛刺等.清除時注重不要讓溶劑進入反轉支承內部;不能運用危害密封資料的溶劑.設備之前設備外表應枯燥、無光滑劑.應采取保工人和環境的辦法.
設備支座的設備面粗糙度不大于Ra=12。5,6。3μm,設備面的平面度的差錯須檢測周向差錯和徑向差錯.周向平面度公差值隨反轉支承滾道直徑巨細而有對應的規范值規模(詳細參照有關規范,徑向差錯根據法蘭實踐寬度丈量;徑向平面公差值取周向公差值的一半).
為了防止設備平面的不平度或支座變形形成反轉支承部分過載;周向平面度差錯在任何180度規模內只能有一次波濤崎嶇;并且改動陡峭.
B、支座的剛度
規范反轉支承與零空隙反轉支承對支座的剛性有不一樣的需求.見下表:
滾道直徑(mm) 250 500 750 1000 1500 2000 2500 3500
對規范反轉支承的答應變形量(mm) 球式 0。31 0。40 0。53 0。60 0。80 1。0 1。2 1。5
滾柱式 0。24 0。30 0。36 0。41 0。53 0。60 0。68 0。90
對零空隙反轉支承的答應變形量(mm) 球式 0。22 0。28 0。35 0。40 0。50 0。68 0。80 1。08
滾柱式 0。16 0。21 0。24 0。28 0。35 0。40 0。45 0。62
C、定位
反轉支承的內外圈滾道都有一個軟帶;應放在主負荷平面的兩邊.即與主負荷區錯開90度.軟帶處有一個阻塞或打了“S”符號.
別的還要查看反轉支承與設備面的符合狀況;一般選用塞尺查看;若是符合欠好;要用恰當的資料填充.反轉支承設備后制止在支座上進行焊接作業.
D、鞏固螺栓
1、設備螺栓的挑選
應運用規則的(尺度、數量、強度等級等)設備螺栓和墊圈.另注重:
不能運用全螺紋螺栓
不要運用舊的螺栓、螺母和墊圈
制止運用開口的墊圈如彈性墊圈等
2、螺栓預緊力矩的挑選
一般公制螺栓的預緊力主張取0。6-0。7倍螺栓屈從強度.主張大于M27的螺栓運用液壓緊固設備;預緊力不要超越屈從強度的85%.
3、緊固螺栓
反轉支承應在無負載條件下設備.注重:
在螺栓的螺紋上抹一點油以保證磨擦阻力的均衡不要在螺栓防松件上用膠.
預緊螺栓:應分三步交織預緊;三步的力分別是30%、80%、100%.
E、調整齒輪側隙
設備有齒的反轉支承時;正確地調整齒輪側隙很重要.可在齒輪徑向跳動最高點處用塞尺丈量調整;也可用壓鉛絲或其它合適辦法.若是側隙不在規則值以內;可挪動小齒輪改動中間距.調定后把反轉支承至少轉一整圈以承認沒有其他齒跳高點,在反轉支承結尾固定后再查看一次側隙冒充隙.齒輪徑向跳動最高點用綠漆符號在齒溝中.
F、初度光滑
1、滾道光滑
為保證光滑的充沛;在初度運用前應再加注一次圖紙或產物運用說明書規則的光滑脂.特別注重所有的油嘴一個一個地寫入光滑脂;最棒邊轉變反轉支承邊注油;直到看見光滑脂從密封圈擠出停止.
2、齒輪光滑
在齒輪光滑時;齒面應衛生.主張用潔凈的刷子把光滑脂刷在齒輪上.
三、定時查看和保護
初度運用100個作業小時;查看一次螺栓預緊力矩.若是有10%以上的螺栓松動;第200個作業小時再查看一次.
今后每500個作業小時查看一次,惡劣工況要縮短查看距離.
設備累計作業2000小時后;若是發現某個螺栓松動到規則力矩的80%以下;則該螺栓以及相鄰的兩個螺栓要換新的.若是發現20%的螺栓松動到規則力矩的80%以下;則悉數螺栓要換新的.
設備累計作業14000小時后;悉數螺栓都要換新的.
對反轉速度較高或接連反轉或作業頻頻的設備;每100作業小時加一次油.在工況惡劣的狀況下要進一步縮短加注光滑油脂的時刻距離.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軸承相關知識 |
泵軸承和密封不耐磨損、高溫怎么辦? 怎么進步INA軸承精度? 運用拉馬拆軸承時應注重的事項 幾種常用的軸承類型(五) 光滑關于進口軸承重要性 |
本文鏈接 http://www.gzaocheng.cn/cbzs_2690.html
轉載請注明 軸承網 http://www.gzaocheng.cn
上一篇:軸承在磨加工(一)
下一編:反轉支承軸承的特征